你要像星辰大海
楼主
发布于2023-01-16 22:13
当我又拿起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倒不是想跟大家分享这本书。就想跟友友们分享一下我与这本书之间的故事。那还是要追溯到高中时代,记得读它的时候应该是在高二某堂数学课上,因为平行函数那部分我自认为掌握了,不过还是被夏老师抓到个正着,因为性格好学习中上,那个时候在陈中,我一般不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我现在依然记得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教育我的话,满是嘲讽,哎哟喂我说嘛呢,读尼采呢是吧,特深刻吧,长能耐了啊戴晓玲。相信上苍已经去了,你也混吃等死拿毕业证了是吧?大上课的不好好学习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小年纪这么极端,长大了能有啥出息?以后也好意思说是陈中的人吗?能交给你什么好啊?这是夏培芬老师当年的原话。我忘不了那个初夏的午后!
貌似当时他完全低估了青春期孩子对医学知识的好奇心,所以我的同学们不怎么关心尼采本人,而是他最后得病的原因。然后几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也开始慢慢犯了跟他一样的错误。就是在年轻人面前缺乏敬畏心。就是在小孩子的面前,我也想当然的以为,你看错了一本书,爱错了一个人可能你这辈子也就毁了。且不说我们认为的这个错在孩子们未来的世界是不是真的错,哪怕确定是错的,孩子的选择能力以及抵抗能力,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吗?退一万步,他们真的很糟,可能会被这一本书的影响,会被爱错的那一个人带跑偏。但是要让孩子去亲身经历是不是真的比把这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更糟糕呢?孩子们亲自去经历下会不会对他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呢?
就像我当年看了这本书,事实上这本书并没有对我的人生造成任何负面的影响,以至于直到现在我看它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它是什么内容。我也没像我们老师那样考不上大学没有出息。事实证明我看了这本软皮棕色花边的书,我的人生也还不错,至少同学聚会的时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到现在为人父母,走到中年依然喜欢尼采,康德。而且是现在的家长,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看尼采的著作,大概也是很陶醉的吧。就像现在大多数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刷视频,感到如临大敌一样在未来的世界也许将来的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也许是一件欣慰的事情呢。为什么所有上了岁数的人都想青春永驻,但同时又认为孩子不值得敬畏呢?我们眼中对错,经验加之偏见,在下一代身上还绝对是真理吗。这本书里有一句我最喜欢的话,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流,要想容纳更多河流和泥沙而自己不致污浊,人必须是大海!
发表评论(3)
公告
缘分圈是一个真诚友善的情感交流互助平台,我们希望每一个话题都有轻松的讨论,积极的观点。
缘分圈不欢迎以下内容
1、不文明的语言,表达或激发仇恨的言论,将被删除。
2、涉及政治问题及不适合公开讨论的敏感内容,将被删除。
3、涉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性别、文化、阶层、职业、年龄等含有歧视、误导等的内容,将被删除。
4、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将被删除。
5、涉及个人隐私,相关人要求删除。
6、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