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堂的史诗神曲,给520追梦人力量(上)

楼主

夜划流星雪落静听
夜划流星雪落静听55岁169cm福建 龙岩

发布于2025-05-20 08:13

前言:为520制发的视频,送给伤痕累累,仍追梦追爱的人,希望此曲激昂的旋律,铿镪的音符,磅礴的气势,能给予他们更多前行的勇气和力量。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1992年10月欧美上映由美、英、法、西班牙联合拍摄的电影《哥伦布传》,是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为此片创作曲子《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征服天堂)》,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之作。此曲电子合成器贯穿始终,范吉利斯是当代影响最大的电子合成器专家。音乐中包含大量的动态音效和丰富的乐器组合,这些元素在音响系统中得到完美呈现时,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房间的声学特性,所以可用它来测试音响系统和房间的声学特性,也因此成为不少音乐学院的教材。虽音乐是描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艰难和辉煌,但曲子折射的却是整个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人类排除重重艰险探索的勇气。
范吉利斯未采用传统管弦乐,而是以电子交响乐模拟惊涛骇浪、船队远征的声景,将500年前的航海史诗转化为现代听觉体验。音乐通过史诗化手法再现航海时代的冒险与悲壮。
15世纪大航海中不仅有哥伦布、达伽马,还有更早的郑和、王景弘等。明朝一次出海人数可27800人,欧洲最多一次是270人,许多数据显示明朝的国力、科技文化领先于欧洲,但明朝航海目的是政治扬威和寻找建文帝,而西方人航海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是人类科学的一大进步,这就预示着西方文明在明朝之后要超越中国。中国眼界落后西方一大截,为之后的中国文明埋下落后的种子。
虽大航海带来血腥殖民,但也促进东西半球之间事物交流,毁誉参半。美国史学家艾弗瑞•克罗斯比提出 “哥伦布大交换”,指由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引起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大航海时代还是“地理大发现”时代,大航海改写的不仅仅是航海史,还有文化史、生物史等等。大航海中人类征服的蔚蓝不仅仅是大海,还有历史的天空。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听天由命的敬畏,小心翼翼发匍匐,而是有了反抗和征服的勇气,这也是《征服天堂》曲名的由来。此曲后成为王宝强主演的经典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等诸多影视的BGM,它的版本众多,不同版本时长和演奏乐器不一,后面以4分47秒版来解说

喜欢(2)
分享:

发表评论(0)

公告

缘分圈是一个真诚友善的情感交流互助平台,我们希望每一个话题都有轻松的讨论,积极的观点。

缘分圈不欢迎以下内容

1、不文明的语言,表达或激发仇恨的言论,将被删除。

2、涉及政治问题及不适合公开讨论的敏感内容,将被删除。

3、涉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性别、文化、阶层、职业、年龄等含有歧视、误导等的内容,将被删除。

4、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将被删除。

5、涉及个人隐私,相关人要求删除。

6、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TA们都关注该话题(0人)

话题状态

最新活动2025-05-20 11:32

被浏览729